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,英歌舞近年火爆出圈,今年还曾登上央视春晚。它不仅是铿锵有力的街头表演 ,更是一条流淌在血脉中的情感纽带,串联起个体与集体、过去与当下 。4月26日,广州歌舞剧院大型原创民族舞剧《英歌》将在上海文化广场首次亮相 ,连演两场,让上海观众感受“中华战舞”的艺术魅力。
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,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。故事讲述了当代青年陈心远的一场奇幻之旅。在这里 ,他遇到了素未谋面的父亲和祖辈 。在漫天硝烟中,他明白了父亲的家国大义,也帮助母亲了却心愿。剧中父亲陈文耀、母亲林巧儿正是无数中国人的缩影 ,展现了中华儿女“虽千万人吾往矣”的民族气概。
舞剧《英歌》剧照
艺术总监史前进说:“我们中华民族有非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,舞剧《英歌》打通现代 、过去和未来,让年轻人走进父辈的历史 。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之后 ,我们才能更加珍惜当下,把我们的文化根脉和民族精神传承好,发扬好。 ”
剧组请来英歌舞非遗传承人为演员进行系统化集训。总编导之一钱鑫说:“舞剧《英歌》用英歌舞塑造了一个英雄的世界,他们在家国危亡之际挺身而出 。当他们褪去脸谱、铠甲后 ,都是一个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。”
舞剧《英歌》主创见面会
《英歌》在创作上求新求变,用了非线性叙事的手法。总编导之一王思思希望,观众在观剧过程中能够将这些记忆碎片、情感碎片 、叙事碎片以及艺术表达碎片 ,一片一片地拼成自己理解的样子 。
“守正不守旧,尊古不复古。”服装设计阳东霖介绍,剧中服饰大量采用嵌瓷、剪纸、潮绣等元素 ,通过艺术化再造,将其以全新的样式呈现在舞台上。此外,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藻井 ,铁枝木偶、出花园 、潮剧、木雕等民俗文化元素与现代舞台艺术融合创新,不仅展现了丰富多面的中华文化,还让这些古老元素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舞台上 。剧中还首次尝试将潮语rap与英歌舞相融合 ,场面震撼,观众直呼“上头 ”。
舞剧《英歌》剧照
舞剧《英歌》由广东省文化旅游厅指导,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、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、广州市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出品,广州歌舞剧院创排演出。
广州歌舞剧院总经理张毅说 ,广州歌舞剧院自建团以来,深挖岭南文化,讲述中国故事。2018年推出的舞剧《醒·狮》曾多次来沪演出 。这是首部以岭南醒狮文化为题材的舞剧 ,曾摘得中国舞蹈最高奖“荷花奖”舞剧奖。去年12月推出的《英歌》,再次以岭南文化为题材,目前已在全国巡演20余场 ,之后还将陆续巡演30余场,这部作品还入选了第十四届荷花奖终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