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方网记者曹磊4月29日报道:水 ,作为生命之源,与百姓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。在上海这座超大城市,自来水供应更是备受关注。今天上午,市水务局(市海洋局)局长史家明在《2025上海民生访谈》中 ,围绕上海供水情况,从供水能力 、水源地建设、水质提升、管网改造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,展现了上海供水事业从“供得上”到“供得好”的努力与决心。史家明局长透露 ,目前上海的供水能力已达到每日1260.5万吨,这一数据背后是上海供水保障体系多年来不断发展完善的成果 。但上海水务部门的目标不止于此,他们致力于让老百姓从喝“合格水”转变为喝“优质水 ” ,这中间还有诸多工作亟待推进。
在原水取水方面,上海一直采用“集中取水”方式,青草沙 、陈行、东风西沙和金泽水源地共同保障全市自来水原水供应。为进一步提升供水安全韧性 ,实现水源地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济,市水务局大力推进原水西环线工程和青草沙?-?陈行库管连通工程。其中,原水西环线工程计划2027年通水 ,青草沙?-?陈行库管连通工程计划2028年通水 。同时,持续推进四个水源地挖潜,如陈行水库挖潜工程、青草沙水库疏浚工程等。这些工程效益发挥后,上海抵御流域水质风险的能力将进一步提升。提升供水品质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水厂深度处理改造 。这是在水厂传统处理技术上“加码” ,对饮用水进行更精细化处理,从而提升水质。今年年内,全市38家水厂将实现深度处理工艺全覆盖 ,这无疑是上海供水从“合格水 ”升级为“优质水”的重要里程碑。
咸潮入侵是上海供水面临的一个自然挑战 。2022年的咸潮让市民印象深刻,今年是否还会出现咸潮也备受关注。史家明局长回应称,咸潮入侵是河海交界处普遍的天然水文现象 ,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,长江口水源地在冬春季节常受咸潮入侵影响,一般每年2至3次 ,持续时间5到6天。从今年气象年景来看,再次遇到“特大咸潮”的可能性较小 。
为维持供水系统稳定,市水务局在推进重大工程的同时 ,也在进行“微创手术 ”。上海供水管线已达4.05万公里,相当于绕赤道一周,部分“服役”年限较长的管网若不及时更新,易发生爆管和漏损情况。近年来 ,市水务局坚持滚动推进老旧供水管网改造,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完成1873公里,今年还将继续推进完成150公里 ,以提高城市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。
对于市民关心的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问题,去年“有序推动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移交接管,新增接管1.5亿平方米”的任务被列入《上海城市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》。2024年 ,市水务局完成了5000多万平方米的接管任务,今年还计划再接管4000万平方米,期望随着供水企业接管住宅小区的增多 ,进一步提升“最后一公里 ”的供水服务水平。上海水务局正通过一系列举措,全面优化供水格局,提升供水能级和服务水平。从水源地建设到水厂改造 ,从管网更新到二次供水设施接管,每一项工作都紧密围绕市民用水需求,努力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 、安全、稳定的自来水供应,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切实感受到供水品质提升带来的幸福与安心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