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| 新浪科技 张俊
“上汽All in尚界!”。
2025上海车展期间,上汽集团(600104)总裁贾健旭的一番表态,让上汽“亲儿子”智己汽车陷入了尴尬境地――就在数日前的全新智己L6的预售发布会上 ,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刚刚强调,“智己汽车是上汽集团的一号工程和唯一高端品牌 。 ”
上汽选择与华为合作“尚界”的背后,可能还是“亲儿子”不太争气。
2024年 ,上汽销量暴跌20%,预计2024年净利润也将暴跌87%到90%。而今年3月,“一号工程 ”智己汽车销量仅为3100辆 ,一季度销量同比暴跌29.66% 。
此前,上汽的另一个“亲儿子”飞凡汽车,已经因为销量惨淡被整合进荣威。难道 ,智己也难逃这个命运?
上汽All in尚界,智己怎么办?
日前,华为与上汽联合打造的“尚界”品牌正式亮相 ,成为继问界、智界 、享界、尊界之后的鸿蒙智行第五界。
根据华为常务董事、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透露的消息,尚界将会是一个风格至上的品牌,搭载华为智慧出行解决方案,并采用鸿蒙智行最严格的质量管理标准来对车辆进行管控 ,首款车型将于今年秋天正式上市 。
上汽对尚界也是寄予厚望,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公开表示,尚界首期投入60亿元 ,尚界专属团队达5000人,并打造了专属超级工厂。“尚界必须成功,今年一定要出车。 ”
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 ,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与华为常务董事 、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再次联合为尚界站台 。余承东还喊话上汽,称尚界品牌首款车上市后预计销量会大爆,要上汽集团准备好足够的产能。而贾健旭也是积极表态 ,“All in尚界”。
不过,贾健旭的这一表态也让上汽旗下的自主品牌智己汽车陷入尴尬 。
在数日前的全新智己L6的预售发布会上 ,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强调 ,“智己汽车是上汽集团的一号工程和唯一高端品牌。这一点从智己立项开始到现在,从未改变,未来也不会改变。”
4月27日,智己汽车放出一段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的视频 ,疑似回应外界担忧。在视频中,王晓秋直言,集团所有的前瞻技术 ,都会在智己车型率先落地,确保智己在高端智能电动新赛道的技术领先优势 。
一个是“All in ”,一个是“一号工程” ,到底谁更重要?
上汽和智己用户们对此也感到困惑,一位智己车主在App中发帖称:“尚界一出,智己还有吗?”另一位车主则回复称“智己是灵魂 ,尚界是生活。 ”可谓是一语道破了上汽对两个品牌的纠结。
资深企业战略管理咨询专家、咨询机构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向新浪科技表示,尚界的推出可能会对智己汽车带来一定的冲击,因为两个品牌可能会存在竞争关系 。尚界是上汽与华为合作推出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,具有较高的智能化水平和品牌影响力,而智己汽车作为上汽自主品牌中的高端品牌,也在不断推进智能化技术的发展。如果两个品牌在产品定位、价格 、服务等方面没有很好地协调和差异化,可能会产生冲突和竞争。至于两个品牌是否会打架 ,这取决于上汽和华为如何管理和协调两个品牌的关系 。
尚界发布后,是否会对智己汽车带来冲击?智己汽车客服向新浪科技表示,“不同品牌的 ,可以持续关注下,目前没有发布消息。”至于后续智己汽车是否会与华为合作的问题,该客服表示不清楚。
一季度销量跌近30% ,被嘲讽“外卖车”
智己汽车成立于2020年,由上汽集团、张江高科(600895)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打造 。智己汽车在诞生之初,上汽集团给其的定位是高端纯电品牌 ,被内部称为“一号工程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其推出的首款轿车车型智己L7就将价格瞄准了40万以上。但上汽集团的数据显示,2022年全年智己汽车累计销量仅为5000辆;2023年全年累计销售38253台 ,2024年全年销售65505台 。
根据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制定的销量目标,其2023年销量目标为4.5万辆,2024年的销量目标是12万-13万辆,这意味其已经连续两年未完成销量目标。尤其是2024年 ,仅完成了最低目标的五成。
销量惨淡之下, 智己汽车不得不下调车型售价。以其近日刚刚开启预售的全新智己L6为例,预售权益价为21.99万-28.99万元 ,相比此前一些车型的售价已经大幅下降 。
刘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高调表示,“上汽集团All in全产业链资源、All in技术和All in生态打造智己;集团所有的前瞻技术,均会在智己车型率先量产落地 ,确保智己在高端智能电动新赛道的技术领先优势。 ”刘涛进一步强调,“智己是上汽实现‘品牌向上+技术突围’双突破的核心抓手。”
然而,智己汽车一直以来的表现可能难当上汽“一号工程”的重任 。
从今年的情况来看 ,上汽集团日前公布的3月产销快报显示,智己汽车今年3月销量仅为3100辆,同比增长3.33% ,但今年一季度销量却同比暴跌了29.66%。
为了挽救销量,智己汽车也是用尽方法。今年3月,智己汽车宣布携手阿里巴巴旗下斑马智行 、饿了么等板块行业首发“IM AIOS生态座舱 ”,并将于4月正式进入落地阶段 。而这个所谓的“IM AIOS生态座舱”重点宣传的功能竟然是“AI外卖”功能 ,称可实现全程语音交互点餐,全新智己L6也宣称成为行业首台上车“AI外卖 ”的智能轿车。
此行为也引发大量的网友吐槽,“这是谁提的需求”“什么叫卖点都不知道 ,这样的营销,绝了”“不会创新可以不创,不懂跨界可以别跨 ”。
一位智己车主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 ,“开着刚买的车去找朋友玩,朋友却说这不是外卖专享车吗?在车上点外卖会有优惠吗?”他吐槽道,“本智己车主一生直着的腰终究还是断了 ,被嘲笑了还没有话可以反驳 。”
合并有先例!或步飞凡汽车后尘?
谈及未来时,张新原向新浪科技表示,智己汽车销量惨淡可能会导致其走向被合并或调整的命运。智己汽车作为上汽自主品牌中的高端品牌 ,一直以来销量表现不佳,需要更多的市场支持和资源投入。如果智己汽车无法在短期内提升销量和市场影响力,那么可能会面临被调整或合并的风险 。目前来看,智己汽车在产品定位、品牌宣传、营销策略等方面还需要更多地改进和优化 ,才能应对市场竞争和挑战。
实际上,合并和调整已有先例,此前上汽集团推出过一个高端纯电品牌飞凡汽车。
但由于品牌知名度不高 ,售价也没有竞争力,再加上与智己汽车有些左右手互搏,最终飞凡汽车被合并。2024年 ,上汽乘用车宣布荣威与飞凡两大汽车品牌正式合并 。两个品牌的定位 、产品线进行重新梳理,渠道上也进行了整合。
不过,飞凡汽车被合并后 ,也引发了车主们的不满。有飞凡车主反馈称,自己在购车时厂家的销售政策是赠送两张1500度的充电卡,可以自主选择充电站绑定为权益站 。但自从飞凡被合并后 ,权益站越来越少,充电卡几乎成为了空头支票。
这个背景之下,智己车主对尚界推出之后,智己是否也会迎来调整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。
但上汽没有别的选择 。上汽集团近日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 ,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,集团预计2024年净利润为15亿到19亿元,与上年同期相比 ,将减少122亿到126亿元,同比减少87%到90%。
对于业绩的大幅下滑,上汽集团表示 ,主要原因在于公司2024年实现整车批发销量401.3万辆,比上年同期减少20.07%。同时,因燃油车市场下滑、价格战持续升级 ,公司销售收入减少,毛利下降 。
形势危急,但包括智己汽车在内的“亲儿子 ”们又在新能源汽车上的表现不够给力 ,拥抱华为就成为了上汽不得不做出的选择。而尚界产品推出之后,在华为光环加持之下,消费者也会用脚投票,留给智己汽车的时间恐怕不多了。
来源:新浪网